全面營改增利于固定資產投資回暖
發布日期:2016/3/21 9:01:08 | 瀏覽次數:4698 來源:《深圳商報》3月21日A02版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從今年5月1日起,將營改增試點范圍擴大到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實現貨物和服務行業全覆蓋,打通稅收抵扣鏈條,支持現代服務業發展和制造業升級;在保持將企業購進機器設備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范圍基礎上,允許將新增不動產納入抵扣范圍,增加進項抵扣,加大企業減負力度,促進擴大有效投資,預計今年營改增將減輕企業稅負5000多億元。
所謂營改增,就是將“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等以前繳納營業稅的應稅項目,改成繳納增值稅,允許進項抵扣,僅對增值部分納稅。其目的是減少重復征稅,降低企業成本和稅收成本,進而推動服務業尤其是高端服務業發展,為促進產業和消費升級、培育新動能、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重要作用。
此次全面營改增能為激活實體經濟注入新能量。首先,全面營改增把減輕企業總體稅負當著稅改毫不動搖的底線,讓實體經濟戰勝發展道路上的各種困難有了足夠的“砝碼”。眾所周知,我國企業總體稅負較重,在當前財政收入下降情況下,中央政府如期推進全面營改增,表明減輕企業負擔的堅定決心。自2012年開始推行營改增至2015年底,累計為企業減稅6412億元,且這次全面推開營改增強調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主基調,相信能使實體經濟獲得更多實惠,并會對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和拉動實體經濟投資,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其次,全面營改增涉及的四大行業幾乎覆蓋所有企業,且優惠稅率將大大減輕企業負擔,將為中國經濟企穩回升奠定堅實基礎。在當前經濟“三期疊加”情勢下,建筑業、房地產業和服務業已成中國經濟支柱產業,而營改增將建筑業和房地產業適用11%的稅率,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適用稅率為6%。這些行業,涉及納稅人近1000萬戶,年營業稅規模約1.9萬億元,占原營業稅總收入的比例約80%。這意味著營改增將直接減輕絕大部分企業負擔,對房地產企業降低房產開發成本及降價去庫存,將起到重要作用,可避免中國房地產硬著陸現象發生。尤其服務業包羅萬象,幾乎囊括“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全部行業,營改增意味著減少企業重復征稅,使現代服務業稅負下降,直接降低“雙創”成本;制造業企業也會因購進服務可抵扣而相應增加服務需求,從而吸引更多的資源向服務業集聚,服務業發展速度將明顯加快。而且,優惠稅率不僅會帶動更多民資投資服務業,有利促進新興產業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也會激發企業發展服務業的積極性,形成新的勞動力需求,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再次,全面營改增,總體降低企業經營負擔,可激發企業投資熱情,打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疲軟局勢。這次全面推動營改增,將企業不動產納入抵扣范圍,可再次減輕以往已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的所有行業的稅負,這些行業可在前期減稅基礎上進一步下降稅負。因為原來增值稅只允許機器設備進行抵扣,而企業新建、購進的廠房等固定資產,是不能抵扣的,而這次營改增把建筑行業房地產納入之后,不動產也納入抵扣范圍,意味著企業新建、購進的廠房同樣可以參與抵扣。同時,無論是制造業、商業等原增值稅納稅人,還是營改增試點納稅人,都可抵扣新增不動產所含增值稅,使不動產抵扣稅范圍進一步擴大,既會促使企業整體稅負降低,使企業有更多資金用來擴大再生產,同時又會調動企業投資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