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萬元撬動社會投資122億
發布日期:2015/9/6 9:19:43 | 瀏覽次數:4153 來源:《深圳特區報》9月6日A01版■ 深圳特區報記者 石義勝
深汕特別合作區面積468.3平方公里,人口不足8萬,當地2012年人均GDP尚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在這樣一個家底子薄的地方造城,如何吸引企業前來投資、應該吸引什么樣的企業入駐?
合作區走出了一條從招商“引”資到招商“選”資的發展之路,給出了有力的回答。
2014年5月,第一家在合作區注冊的企業——深汕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金800萬元全部借自合作區開辦經費,如今,這個投融資平臺已成功撬動了122億元的社會投資,目前正與大型央企、名企洽談游艇基地、國際創客基地、集成電路基地、云計算基地、生命健康城、航空小鎮等PPP項目的投資合作。
如此大手筆的布局、跨越式的發展離不開清晰的戰略定位。《深汕特別合作區發展總體規劃》確定了區域協調發展示范區、深圳產業拓展支撐區、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協作區、粵東振興發展先行區和現代產業新城的發展定位。
更加突出“深圳元素”的合作區總體規劃立足于深圳乃至珠三角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主導產業做配套,盯住重點產業做大做強,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等六大產業,致力于建設產業高地、生命綠洲、未來之城。
“深汕特別合作區就像一張白紙,我們不能‘饑不擇食’,而是要像繡花一樣找好企業和項目落到點上來。”深圳對口幫扶汕尾指揮部總指揮、深汕特別合作區管委會主任何學文說。
為了跟上大建設大跨越的發展步伐,合作區在招商方面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招商策略:組建專業化招商團隊,成立投資推廣中心、企業服務中心、政務服務中心,開展多批次小分隊招商和舉辦大型招商活動;廣開招商渠道,在市經信委、貿促委和各區的大力支持下,主動聯合對口幫扶指揮部、深圳各行業商協會,開展“每周有活動、每天有項目,大招商、招大商”系列活動;不斷豐富宣傳推介手段,借助鲘門海鮮的知名品牌,積極推介合作區的招商選資、規劃建設和項目落地情況,積極參加產業展覽會提高合作區影響力;組織編制專業園發展規劃,打造若干產業公共服務平臺,以產業鏈招商引導產業集聚發展。
產業鏈招商、定點招商、精準招商、招大商,不斷創新的招商工作成績斐然。統計顯示,一年多來,先后有3200多家企業前來合作區考察,截至目前,合作區累計簽訂投資協議119宗,計劃投資1415元,動工項目64個,100多家落戶合作區的企業當中可以看到華潤、臺塑泉恩、國電、中國建筑等世界500強的身影,也能看到騰訊、特建發、鹽田港等深圳龍頭企業的名字。
原文鏈接:http://sztqb.sznews.com/html/2015-09/06/content_33278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