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資訊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今日資訊

我市加大投入建設民生幸福城市

發布日期:2015/5/19 8:58:31   |   瀏覽次數:5073   來源:《深圳特區報》5月19日A06版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徐興東)昨日我市舉行市第六次黨代會系列新聞發布活動“民生領域發展情況”第二場發布會,市人居環境委、市交通運輸委、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城管局有關負責人就市民關心的民生問題接受了媒體采訪。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市第五次黨代會以來,我市加大投入建設民生幸福城市,道路網絡日益完善,綠道公園逐步增加,天更藍、水更清,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也開創新局面。

PM2.5降至33.6微克/立方米,為副省級以上城市最好

市人居環境委副主任林翰章表示,過去5年我市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出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深圳的實施方案,在綠色低碳發展、綠色交通、綠色建筑、生態文化、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通過治污保潔工程平臺統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項目和措施1147項,在全國率先開展生態文明建設考核。我市按照“大力度、大投入、大建設”的思路,以重點環境要素的治理帶動全市整體環境質量的改善。2010年至2014年,市本級政府投資、財政性投入生態環保的比例占到全市10%左右。

經過不懈努力,全市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提升。我市生態環境質量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情況下保持穩定并呈現向好的態勢,2010年-2014年我市GDP翻了近一番,萬元GDP能耗、水耗分別累計下降19.5%、44.7%,達到全國最低水平,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提前兩年完成“十二五”減排目標,以較低的資源能源消耗和環境代價支撐了城市有質量的穩定增長,綠色低碳發展特色鮮明。PM2.5濃度下降到33.6微克/立方米,在全國19個副省級以上城市中處于最好水平,霧霾天數減少47天。深圳河等14條主要河流水質有不同程度改善,福田河、龍崗河等主要河流消除黑臭現象,部分河段實現水清岸綠,主要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為100%。

林翰章表示,我市對違法排污行為采取高額罰款,輔以吊銷排污許可證、刑事拘留、輿論曝光等手段嚴厲打擊,今年1月史上最嚴新環保法實施后我市還采取系列措施加大環境保護執法力度。“首先是完善特區配套立法,加強大氣污染、土壤污染防治等;其次是嚴格執法,開展雷霆行動、雨季行動等;最后就是加強普法宣傳,形成全社會參與環保的氛圍。”據介紹,2010年至2014年,全市共做出環保行政處罰10218宗,罰款金額共計37293.35萬元。

公共交通更方便更舒適,將實施公交提速1.5戰略

市交通運輸委副主任徐忠平表示,過去5年全市交通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廣深沿江高速、梅觀高速擴建等項目相繼完工,全市高速公路通車里程350公里;外環高速、東部過境高速已于去年8月開工,深中通道、沿江高速二期前期工作推進取得突破,預計年底開工建設沿江高速二期機場互通立交。加快跨二線關通道建設,新彩通道通車,坂銀通道、坪鹽通道等開工建設;南坪二期塘朗立交至南光高速段建成通車,南坪三期、桂廟路快速化改造等開工建設。增加原特區外道路建設力度,深汕公路、布龍路改造等原特區外主干道新建、改建工程完工通車,石巖外環路、五和大道、丹荷路市政工程正抓緊推進建設。全面完成清除斷頭路三年行動計劃,打通梅龍路、高新中五道等斷頭路89條。徐忠平表示:“未來原特區內沒有太多空間修大量道路,我們主要方向是挖掘現有交通設施服務水平,通過加強管理來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原特區外道路交通歷史欠賬較多,未來將和市區相關部門合作,完善原特區外的道路網絡。”

近年來,我市機動車保有量持續快速增長,對市民出行、節能減排和城市可持續發展形成了嚴峻挑戰。為應對日趨嚴峻的交通形勢,我市轉變過往以提高設施供應為主的交通擁堵治理思路,采取增加設施供應和調控交通需求雙管齊下的綜合治堵手段,在提高道路設施容量的同時,以停車收費政策調整為抓手,通過增加小汽車出行成本,調控小汽車交通需求,引導市民采用軌道、公交等綠色交通方式出行。徐忠平表示,接下來我市將持續不斷加快軌道交通建設,調整優化常規公交線路,建設公交專用道并加強管理,推出定制公交、快速公交,完善自行車道、步行道等解決“最后一公里出行難題”。“實施‘公交提速1.5戰略’,即公交全程出行時間控制在小汽車出行時間的1.5倍以內,讓市民乘坐公交出行更舒適、更快捷。”

此外,我市已經啟動路邊停車收費,路邊停車秩序明顯改善,交通擁堵有所緩解。小汽車增量調控配置進行了三期,機動車增速得到合理調控。

最低工資標準逐年提高,社保參保人數居全國前列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龔祖兵表示,5年來全市堅持把促進就業放在重要的位置,積極實施創業帶動就業戰略,應屆畢業生就業率92%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5%以內;從市場準入、融資服務等多方面入手,鼓勵推動積極就業;推進公共就業服務均等化。過去5年我市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創新人才資源開發的體制機制,人才資源總量不斷增長,整體素質明顯提高。深圳逐年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強化勞動監察力度,提升勞動仲裁效能,確保勞動關系總體和諧穩定。

龔祖兵表示,為了促進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深圳近推出了一系列措施。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可以申請小額擔保貸款,個人貸款額度最高10萬元,合伙創業最高可貸款200萬元。在國家認定的自主創業孵化園內經營,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可以申請場地租金補貼,第一年每月2000元,第二年每月800元,第三年每月600元。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可以申請首次創業補貼,正常經營納稅一年以上可以申請一次性補貼5000元。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可以申請創業帶動就業補貼,提供1個就業崗位就可以申請1000元補貼。此外,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還可以申請社會保險補貼。

在社會保障方面,全市各種險種參保總人數達到4564萬人次,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其他險種參保人數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社保待遇穩步提升,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醫療保險住院報銷比例、門診支付比例、劃入個賬比例均屬全國較高水平。我市努力開拓基金收入渠道,實現基金保值增值,目前歷年社保基金結余3187.37億元。

針對部分醫保參與人因為疾病嚴重、治療時間長而自己需要支付費用多的問題,龔祖兵表示,我市已經出臺重特大疾病補充醫療保險試行辦法,完善了醫療保障制度,參保人享受的醫保待遇也有調整,一是參保人住院時發生的醫保目錄范圍內自付部分累計超過1萬元的以上的部分,由重疾商業險資金支付70%,一個參保年度內支付金額最高不超過15萬元;第二類是參保人患重特大疾病時使用自費藥品目錄范圍內的藥品時,由重疾商業險資金報銷70%,支付最高額度不超過15萬元。

綠道里程達200公里,公園總數達到889個

市城管局副局長綦文生表示,過去5年深圳努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提升我市的環境質量和生態品質,積極打造生態宜居城市和美麗中國典范城市,先后獲得了“國家園林城市”、“國際花園城市”、“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示范市”等榮譽稱號。結合生態環境、自然景觀和歷史人文資源等特點,深圳以兩條省級綠道為骨架,串聯起城市綠道和社區綠道網絡,綠道總里程達到200公里,形成全國城市中密度最大的三級綠道網體系,實現了市民“5分鐘可達社區綠道、15分鐘可達城市綠道、30-45分鐘可達省級綠道”的目標。

據介紹,5年來全市新增公園綠地3624.67公頃,新建公園236個,使得公園總數達889個,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為16.84平方米,基本形成“自然公園-城市綜合公園-社區公園”的三級公園體系。深圳積極開展主題公園建設,形成了“一園一特色”的公園品牌。2013年我市編制了《深圳市公園建設發展專項規劃》,計劃到2018年再投入20億,完成300個社區公園新建改造工作;到2020年,全市公園總數超過1000個,公園和自然保護區面積達600平方公里以上,使城市綠色公共空間得到不斷拓展。

此外,全市道路綠化喬灌木占綠化覆蓋率比重達到80%以上,林蔭路推廣率達95%以上,充分發揮道路綠化滯塵降噪、消減城市熱島效應、潔凈空氣的生態功能,營造“人在城中、城在林中、森林進城、森林圍城”的綠色宜居環境。大尺度、多樹種、復層混交的植物配置體系已成規模,形成季相分明、錯落有致、層次豐富、色彩繽紛的“一路一景觀”的道路綠化品牌。

針對“垃圾不落地,深圳更美麗”實施情況的提問,綦文生表示:“垃圾不落地是倡導市民不要隨手亂扔垃圾、養成文明的習慣,這不僅僅是一個垃圾整治工作,更是一個文明推廣工作。”我市通過公益宣傳、精細化管理以及創建示范點的形式推動這項工作,目前已經推廣了東門街道垃圾不落地試點經驗,現在在全力推動大梅沙的垃圾不落地。“今年的目標是有30%的社區要達到垃圾不落地的標準,同時普遍提升環衛保潔的水平。”綦文生透露,今后將聯合教育、文體旅游等部門以及團委、義工等組織開展活動,形成全社會參與共建的氛圍。另外,城管局還將加大執法力度,制定精細化管理方案,提升環衛保潔作業的水準。
      原文鏈接:http://sztqb.sznews.com/html/2015-05/19/content_3228008.htm

欧美人成在线播放网站色,久久性爱福利视频,久久精品日韩欧美视频,久久婷婷五综合一区二区
日韩在线视频首页 | 自拍自偷一区二区三区 | 太粗太深了太紧太爽了国产 | 制服久久香蕉综合 | 精品在线国产午夜精品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